钢铁厂能源管控系统降本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多个方面和层次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措施:
一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
余热余能发电:通过强化烧结余热发电机组、余热锅炉等设施的运行管理,提升余热余能发电水平,确保能源系统高质量运行,降低外购能源成本。
精细煤气平衡:根据产线检修计划,提前介入,削峰填谷,充分发挥煤气柜缓冲、混合煤气热值调整、发电机组和CCPP负荷调整作用,实现多发电,同时严控煤气品质,确保高效利用。
二、优化能源管理
建立能源管理体系:以“能源双控”(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)、“工序能耗达标”、“各工序能源精细化管理”为目标,形成“能源组负责监督管理、专业协同联动、作业区为主体落实管理”的工作机制,夯实三级能源管理责任,强化能源过程管控。
设备节能改造:对厂房照明、风机等设备进行优化改造,实现分段控制或变频控制,减少能源浪费。例如,对格栅风机、轴流风机等进行优化改造,降低能耗。
三、推广节能技术
节能技术应用:积极引入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,如水质循环利用技术、节能控制改造技术等,提高能源使用效率。
节能技改项目:加快节能技改项目建设,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四、加强能源监测与分析
能耗监测:建立完善的能耗监测系统,对高炉煤气、焦炉煤气、电力等能源介质进行实时监测,掌握能源使用情况。
数据分析:利用能耗分析模型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,针对高能耗设备、系统等进行自动调整,实现动态节能降耗。
五、强化用水管理
水质循环利用:将水质较好的排水作为其他系统的补充水,实现水质循环利用,减少新鲜水消耗。
节水措施:通过优化生产工艺、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,降低吨钢取水量。
综上所述,钢铁厂能源管控系统降本增效需要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、优化能源管理、推广节能技术、加强能源监测与分析、强化用水管理以及党建引领与全员参与等多个方面入手,形成系统合力,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。